2021年起,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周晓农研究员、郭晓奎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使用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 GOHI)这一工具对全球全健康发展绩效开展分析评价。基于GOHI报告撰写的英文专著《Global One Health Index Report 2022》(《全球全健康指数报告2022》),日前由国际知名学术出版社 Springer(施普林格)正式出版发行(图1,2)。
图1.《Global One Health Index Report 2022》(《全球全健康指数报告2022》)图书封面
图2.《Global One Health Index Report 2022》(《全球全健康指数报告2022》)由Springer提供免费在线下载(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97-4824-2)
全健康理念是国际社会当前大力倡导的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新型思维范式。该理念以“人-动物-环境”交界面的整体思维为指导,旨在通过多机构、跨学科、跨地域的协同合作,可持续性地促进人类、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与和谐发展。GOHI基于全健康细胞式评价框架,建立指标体系和相关数据库,对指标数据进行了标化、赋分和综合测算,并对全球160个国家/地区的全健康绩效开展分析研究。其应用,可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了解自身全健康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推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差距提供参考;有利于早期发现全健康实践的技术发展差距,以此推动全健康核心科学问题的突破;进一步促进全球对于全健康理念的理解,为建立适宜的全球全健康体系的评价标准提供思路;通过与国际组织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为全健康相关国际援助优先项的确定提供有效工具。
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 GOHI)框架
根据全健康各重要要素研究设计细胞式评价框架(图3),该框架由外部动因指数(External Drivers Index, EDI)、内禀动因指数(Intrinsic Drivers Index, IDI)和核心动因指数(Core Drivers Index, CDI)组成。EDI用于评价维持全健康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外部条件,包括地球系统、经济系统、制度系统、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IDI用于评价全健康实践在人类、动物和环境三个界面中的优劣。CDI旨在评价每个国家/地区在解决全健康核心科学问题上的能力,包括人兽共患病、粮食安全、抗菌药物耐药、气候变化和全健康治理。
图3. 基于全健康要素的GOHI细胞式评价框架图
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 GOHI)指标体系
GOHI指标根据相关性、权威来源、可获取性、完整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国家级数据等准则选取。基于全健康要素的细胞式框架,研究对来自联合国多个机构的专家进行了四轮专家咨询和多次关键信息访谈,最终确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GOHI指标体系(图4)。
图4. GOHI指标体系层级结构图
全球全健康指数(global One Health index, GOHI)主要结果
1. 全球各国全健康绩效水平分析:根据GOHI评价体系计算出全球各国的GOHI分值,基于该分值对全球全健康绩效进行分析,并用不同颜色绘制分值区间地图。发现欧美国家全健康绩效水平较高,而位于沙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全健康绩效水平相对较低(图5)。
图5. GOHI全健康绩效分值分布图
2. 全球各区域全健康绩效水平分析:以世界银行标准划分的全球7个区域分析各区域间的全健康绩效水平差异,发现北美区域全健康绩效水平最高,且离散度最小;然后依次为欧亚区域、东亚与太平洋区域、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区域、中东与北非区域、南亚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图6)。
图6. GOHI全健康绩效分值的箱型图
3. 不同维度GOHI分值的比较分析:根据GOHI评价体系中13个二级指标的分值,对13个维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外部动因指数(EDI)中社会、经济、技术三大体系的全健康绩效水平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在全健康主要行动方向中,抗菌药物耐药的分值最低,其次为粮食安全,提示全球需及时在该两个领域强化行动,以弥补抗生素耐药控制和粮食安全的短板(图7)。
图7. GOHI分维度分值分布图
4.GOHI与社会、经济、人口健康等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将全球各国GOHI绩效分值与社会人口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人均GDP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和人均预期寿命等重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GOHI所提示的全健康发展水平与各国的社会、经济、人口健康综合表现密切相关(图8)。
图8. GOHI全健康绩效水平与(A)社会人口指数、(B)人均GDP 、(C)人类发展指数和(D)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5. 全健康绩效水平的专题分析报告:本报告还紧扣四方国际组织全健康行动计划(One Health Joint Plan of Action)中的六大行动方向,就人兽共患病(Zoonotic Diseases)、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抗菌药物耐药(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和全健康治理(One Health Governance)等关键科学场景下的全健康实践情况开展了专题分析。
6. 各国全健康绩效水平的全要素分析:对纳入本报告分析的160个国家/地区,分别给出了该国家/地区各维度得分、排名及维度间比较等方面的分析结果,以附录形式展示(图9)。
图9. 中国全健康绩效水平的全要素分析概要
该专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周晓农研究员、郭晓奎教授、张晓溪副研究员担任联合主编;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李石柱研究员、夏尚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王兆军教授、韩乐飞助理研究员、朱泳璋副教授、殷堃研究员、Kokouvi Kassegne助理研究员等担任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师生近五十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参与了编审工作。
2021年底启动至今,研究团队已在国际高水平研究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iScience、One Health等发表十余篇研究性论文,入选202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论文TOP100。简述该指数创新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通信文章,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期刊上(表1)。
随着人们对人类、动物、环境健康三者密切关系的认识加深,全健康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健康相关问题的决策制定。综合评价工具的形成对于有效评估全健康发展水平愈发重要。随着科研、实践和政策应用场景的拓展,GOHI及其技术原理将不断更新迭代,以适应更深度的学术应用领域和更广泛的现实应用场景。
表1. GOHI相关研究已发表论文一览表
背景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于2019年6月联合成立全球健康学院,并于2020年5月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联合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全健康研究中心。学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领域的雄厚实力和上海交通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整合国家热带病中心、爱丁堡大学在全球健康、热带病防控以及全健康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和全球分布的国际合作网络,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全球健康教育机构和亚太地区领先的全健康研究平台,培养具备扎实学科基础、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的全球健康治理的领军人才,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社会中贡献“中国智慧”。
在全健康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不断发展的基础上,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整合各方力量,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全健康研究院。全健康研究院作为进一步推动全健康领域前沿突破的创新平台,以全健康范式为理念,为全球新发再发动物源性传染病防控、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全球传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动物-环境” 交界面健康问题的影响等核心学术与实践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全健康研究院积极与国际伙伴合作,共同推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致力于在全健康科学、技术、管理和实践领域贡献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交医方案”,以推动全球健康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