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基础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 成立之初,余㵑、潘孺荪、童致棱、张鸿德、范承杰、冯固、邓裕兰、谢大任、葛怀诚、沈鼎鸿、陈邦宪、丁霆、冯固、张惠珠、章德馨、余新恩、吴云瑞等20余位知名教授和一批热爱教学事业的教师和技术员一起艰苦创业,在很短时间内建立了基础医学各个教研室,编写了各种实用的教材,开设了各种教学实验室,使基础医学教学很快走上规道。
上世纪60年代初,基础医学部除了继续搞好教学外,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动员青年教师投考研究生,同时在校内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工作,还将西院新建的大楼命名为科研楼(即现在的三号楼)。广大中青年教师通过“在实践中培养、在完成任务中成长”,受到了锻炼、得到了培养。但随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科研工作受到干扰、校园成为阶级斗争的战场。基础医学部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基础医学的发展受到严重被坏。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基础医学部广大教工还是克服种种困难,自1970年起完成了六届工农兵学员的教学任务。
文革结束后,在王振义、陆德源、金正均、史奎雄、史秉璋、郭寿延、陈泽乃、陈仁彪、谢文英、吴晋宝、夏宗勤等一批老教授的带领下,基础医学部各教研室很快恢复了生气。王一飞、汤雪明、陈诗书、徐有秋、马宝丽、周光炎、徐也鲁、钱宗立等一批中青年教师被送到国外学习和工作,他们回国后又给基础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在他们的带动和全体教工的努力下,基础医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顺利发展。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批出国的中青年教师先后回国,成为每个教研室的领导或主要骨干,并且都在筹划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基础医学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基础医学部高度重视前沿学科的建设,制定了优先发展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前沿学科的发展策略,建设重点学科,通过学科群建设以点带面发展基础医学,使基础医学各学科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把前沿学科与临床学科进行交义,形成二医大特有的学科优势,基础医学部从此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1989年5月,在基础医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基础医学院,此后的十多年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上海市投入迅速增长,基础医学院进入了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发展期。在教学上,建立了面对多学制、多专业的一套稳定的教学体制,开始探索减轻医学生课程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在科研上,呈现了各学科高度重视研究工作、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迅速上升的局面;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211工程的建设使基础医学院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在人才建设上,配合学科建设的需要,优化教师队伍以适应基础医学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基础医学院教师队伍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为基础医学院在二十一世纪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强强合并,给基础医学院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在陈国强、陆阳、陈红专、徐天乐等教授和一批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带领下,基础医学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在上海交大985项目支持下建立了医学科学研究院,统一协调基础医学院各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建立各种配套的技术平台,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组织多层次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基础医学院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层次、向更高水平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基础医学院既经历了沧桑岁月,更有着辉煌的成就,基础医学院发展到今天,凝聚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基础医学院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基础医学院既经历了沧桑岁月,更有着辉煌的成就,基础医学院发展到今天,凝聚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基础医学院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