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新机制研究取得新成果
2011-03-23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应急万虹
 摄影:

日前,国际风湿病学领域著名杂志Arthritis & Rheu matism 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鲍春德教授领衔的研究组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a干扰素致敏促进脂质吞噬和泡沫细胞形成:a干扰素在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新机制》,并配发了编者按。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对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理解,并为今后的临床提供了可能的治疗靶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可以造成机体多系统和多器官的损伤。近年来,由于对SLE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SLE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然而,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动脉粥样硬化在SLE患者中的早发以及其所致的心脑血管事件,已经成为影响SLE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关于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除了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之外,SLE病程中存在的炎症过程和免疫紊乱已经被认为是SLE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I型干扰素是SLE重要的致病分子之一,其通路活化水平与SLE的临床特征、疾病活动和脏器损伤密切相关。近年来,I型干扰素对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正成为本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研究组在对人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的研究中发现,I型干扰素通路活化后,可以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途径和基因启动子区的直接调控,上调巨噬细胞表面脂质吞噬相关分子清道夫受体A的表达,造成细胞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吞噬增加,促进了动脉粥样斑块核心成分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而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清道夫受体A表达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I型干扰素通路活化显著正相关。

国际权威专家在编者按中指出,该研究为a干扰素在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直接作用提供了关键证据。据鲍春德教授该研究组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细胞学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以更深入揭示I型干扰素在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效应和病理机制。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多年来致力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诊疗研究,特别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致病机理及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取得很大成就,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并多次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

 

 

学院快讯

  谭蔚泓院士为医学院本科生讲授《分子医学》
  教务处党支部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
  基础医学院举行2024年度青少年科学创新实…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周期…
  交大医学院党委召开2024年统战人士第三季…

科研动态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
  《柳叶刀胃肠与肝病学》刊发附属瑞金医院…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公共卫…
  基础医学院贺兼理/王田实/程金科合作发表…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医学院徐天乐课…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工会开展喜迎国庆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成功举办形态学作品…
  “神奇药物之旅”再启航——药物化学与生…
  公共卫生学院选派9为优秀本科生参加暑期…
  ​杏林新蕾阳光成长营心理适应能力讲座举行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东方卫视】陈吉宁走访看望“共和国勋章…
  【青年报】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成红色的海洋…
  【人民日报】健康脱口秀《戏说外科史》成…
  【新华每日电讯·3版】王振义:我一生只完…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
Baidu
map